从《农业四十条》形成过程看国家管理层面的方法论分歧——探寻别种重访历史和政治的可能性
【作者】
老田
【关键词】
毛泽东
农业四十条
国家管理
加工厂
设计院
机会主义
【摘要】如果从管理学视野出发,就会相应地追寻人力物力资源与目标的对应关系;要对庞大管理对象实 施有效的协调,管理职能按照层级进行划分也是必不可少的,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当年那 些不同政见的管理学含义.同时,管理还需要通过一个科层组织来完成,而在科层组织内部工作的官员其 职业利益受制于上级的考评,这在科层组织中间会引致难以避免的机会主义行为.在今天的党史写作中间 如何呈现官场机会主义行为,已经成为扭曲历史和政治理解的一个关节点.本文通过引入管理学视野,并 把官场机会主义行为看做一个不为零的“常量”,着手探寻一种回访历史和政治经验的新维度.
上一篇:胡塞尔与舍勒:精神人格的结构分析与发生分析及其奠基关系问题
下一篇:《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》的发布及其历史命运的考察